牼
拼音 kēng 注音ㄎㄥ
部首
部外笔画 7
总笔画 11
ad2
详细解释

基本字义

kēng   ㄎㄥˉ

  1. 牛胫骨。
  2. 古通顅,颈长。

方言集汇

  • 粤语:hang1
  • 客家话:[客英字典]gin1[台湾四县腔]gin1gen1[海陆丰腔]gin1gen1
  • 详细解释

  • kēng
  • 〈名〉牛膝下的直骨,即牛胫骨 [shin bone of cows]

      1. 牼,牛膝下骨也。从牛,坙声。人曰胫,牛牼。——《说文》

    康熙字典

  • 《巳集下》《牛字部》 ·牼 ·康熙筆画:11 ·部外筆画:7
  • 《廣韻》口莖切《集韻》《韻會》丘耕切,����音鏗。《說文》牛膝下骨也。 又人名。《春秋·襄十七年》邾子牼卒。《左傳·昭二十年》使少司����牼以歸。《孟子》宋牼將之楚。 又《廣韻》戸耕切《集韻》何耕切,����音莖,義同。《春秋·邾子牼釋文》徐音戸耕反。 又《集韻》丘閑切,音慳。又《集韻》古定切《類篇》吉定切,����音徑。義����同。
  • 说文解字

  • 《卷二》《牛部》 ·牼
  • 牛厀下骨也。从牛巠聲。《春秋傳》曰:“宋司馬牼字牛。”口莖切
  • English

    man

    ad1
    牼字组词
    热门查询
    ad4